这个五一假期去了趟安吉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长假回老家的意愿越来越弱。毕竟亲人不多,朋友更少。
安吉是个小县城,旅游做得还可以,比如中南百草园,号称江浙沪亲子游的天花板。可能稍微名过其实,但景点确实很大,游玩项目很多,逛一天是没什么问题。门票差不多200一个人,不便宜,但也不算贵得离谱。
五一出游的人真多啊,百草园号称有上万个停车位,据说都停满了。虽然车多,但交通不算太堵。出园之后打个车,很快也就打到了。还记得回老家的时候,比如花果山,或者海滨浴场,打车都打不着,堵车又一塌糊涂,真的影响体验。
安吉可玩的还挺多,大竹海、竹博园、自然博物馆等等,虽然体验有高低差异,但玩个4、5天,总归有不同的地方可以去玩儿,这还是挺好的。
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商业、吃饭。县城中心商场没什么可逛的,很小。周边步行街倒是繁华,可是黑压压的人,就也没法逛。可能到了饭点,整个县城的人都跑到了同一个商场吧?至于吃饭,基本都是看菜点菜的模式,很少有菜单明码标价告诉你这个多少钱,那个多少钱。其中有一顿晚饭,点了一个干锅鸡,一个干锅番茄牛肉米线,就这俩菜,总共花了200块钱。这是县城正常的消费水平?我深深地怀疑对于本地人和非本地人,价格体系就是两套。。。但我没证据。
我是在上海上的大学,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北京。我在北京的时候一直在想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大学在北京,工作在上海,应该会更好玩一点儿。因为北京市内可逛的地方很多,且门票非常便宜,最贵的也不过几十块钱。而且交通也很便宜,当年地铁的票价不管多远统统2块,如果是坐公交就更便宜,动辄几毛钱。比如学生公交卡,只要2折,原价2块钱的公交就只要4毛钱。这样的交通、景点花费太适合穷学生了。而上海市内说实话真的不好逛,除非舍得花钱。在城隍庙吃一个蟹黄包都要十几甚至几十块钱。可在上海的话,去周边城市就方便很多,江浙各个市、县都有可玩的地方。对于一个有工作的人来说,花费还可以接受。
五一假期过去,要开始上班了。今天还好没什么太多事情,因为很多人还在休假,或者所在的国家正在假期。所以一些会也暂停了,感觉比节前最后一天还要更轻松。毕竟来这家公司一年了,总结出来一个规律,就是每到长假前的最后一个星期,一定会有非常紧急的项目。五一、国庆、过年,次次如此。
昨天出行回到家,正赶上下了场小雨。晚上在天井里面的墙上看到了很多鼻涕虫。你有见到过,墙上爬了十几只,甚至几十只鼻涕虫的场景吗?最大的一个我感觉有15公分了吧。然后我就拿着盐罐子,手里捏一把盐,朝墙上“做法”,撒圣水一样去撒盐。
种的草莓也被虫子吃了不少,本来也没几个草莓,还被啃得七零八落的。这几天天气晴了,怎么着也得再到院里撒上一点石灰了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oisonbian.com/post/5070.html 转载需授权!